文:關泉堅營造師
香港營造師學會資深會員委員會主席

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儘管當前國際形勢未見明朗,政府仍積極投資基建及智慧科技,預計未來5年內在土地開發、交通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基建開支達6,750億元。本港建築業面臨多重機遇的同時,更要裝備迎接各種新挑戰。
隨著全球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築,香港建築業正逐步向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例如推動零能耗建築、融入節能設計、實施綠色項目,以及廣泛應用環保和可循環再用材料。與此同時,獲得綠色認證(如BEAM PLUS)已成評估建築環保性能的重要標準,促進提升建築質量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水平。
同時,智能建築技術為提升建築效率帶來前所未有的契機。現時,建築信息模型(BIM)、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及3D打印等先進技術不僅實現建築過程的高度自動化,還顯著地優化資源管理。此外,在國家發展大局及大灣區合作的背景下,建築業與科技、環保、設計等領域的跨界合作日益密切,共同推動智慧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建築業安全隱憂 盼政府正視
隨著工程增多,建築安全問題亦日益凸顯。為確保建築業的健康發展,除了透過智慧安全工地系統預防工業意外,香港營造師學會認為政府須明確釐清各持分者的權責,強化責任追究機制,從管理層到操作工人,每個環節都需嚴格遵守安全規定,一旦發生事故,必須嚴謹處理。學會深信透過釐清權責、責任到人,才能真正提升建築業安全。
香港建築業未來將在政府基建投資和智能技術應用的推動下迎來新機遇。學會相信儘管面臨不同因素的市場變化,香港建築業現仍能活用多方面市場機遇,包括可持續發展及創新科技等優勢,實現繁榮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