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期見證現職公司於5年內誕生第四個傑出學徒。學徒訓練制度在建造業已有逾40年歷史,訓練出一代代的業界領袖。在這行之有效的訓練制度下,從業員均能輕易找到合適的在職培訓,裝備自己,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
以筆者自己為例,在未滿18歲時已進入建造業,不經不覺將近30年。我自小學開始便不喜歡讀書,終日在足球場流連,對學校生活完全提不起勁。直至會考派成績那天,我才洞悉那是我在學校讀書的最後一天,其後好友帶我到前身為建造業訓練局的香港建造學院報讀學徒課程。就這樣,無知而懶惰的我,便踏出投身建造業的第一步。
在訓練局完成一年入門課程後,我便加入了一間大型建築公司當學徒。當年的建築地盤環境相當惡劣,對外界而言,在地盤工作的人不是窮人,就是下等人。當時筆者也不敢向朋友提及自己在地盤工作,亦開始疑惑是否要繼續走下去。
由討厭讀書到成為註冊營造師
直至遇到一位駕著私家車到地盤巡視的項目總監,每位同事都追著他匯報工作進度,當時心想:我若能夠像他那樣,就不會被人瞧不起吧!於是,我開始發奮,邊工作邊讀書,逐步向這個目標進發。
我大概用了10年時間,由當學徒、管工、協調員,最後晉升成為項目經理—即建築項目的負責人。由討厭讀書,至完成學士、碩士學位,回望這段心路歷程,令人回味。
直到2015年成為一間建築公司的董事和註冊營造師後,我發現自己對建築業界能有更多貢獻,因此在考獲工程師資格的同時,我也不斷參與各個業界組織的職務,目的是想推廣建造業,也想令社會認同營造管理的專業—任何在大學就讀建築管理等相關科目,累積合適經驗和通過學會專業考核後,便可成為註冊營造師,統領整個建築項目,由平面走到立體。
這30年來,建造業有長足進步,科技令項目管理變得專業,而業界的齊心努力,亦讓工地工作環境得以大大改善。未來10年,建造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工程量,業界正需要大量生力軍的加入,而在職的更是前途無可限量,筆者亦期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
香港營造師學會副會長孟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