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營造師學會副會長李德康營造師
現今整體環球經濟嚴峻的形勢下,建築業的市場競爭不只日趨激烈,更要面對成本高昂、人手短缺、生產力下降等問題。香港要在國際市場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加強建築工程管理,推動人力的培訓發展,而落實營造師註冊制度就是重要的一步,方能配合業界的變革。
建築工程牽涉多個專業工種,每個環節的小問題均可能影響工程的質量及施工進度,甚至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因此,建築項目負責人必須為「通才」,具備多方面的專業,包括相關建築技術、法律知識、工程規定、預算管理等範疇,而營造師正為肩負這個重任。
建築業的專業性不斷提高,加上近年業界在設計、結構和建造,以至建築施工、監管和分析都趨向智慧型發展,需要更多新血加入,至於如何吸引青年人投身其中,並留在業界累積經驗成為專業的註冊營造師,正是一大挑戰。
事實上,要成為學會的註冊營造師殊不簡單,在專業經驗、資格及學歷方面均有相當要求,如(a)學會之法定會員不少於兩年;及(b)在申請註冊的日期前已在香港有兩年相關的專業經驗;及(c)必須為認可人士或註冊結構工程師;或(ii)註冊建築師、註冊專業工程師(建築、屋宇設備、土木工程、岩土或結構)或註冊專業測量師(建築或工料測量);或(iii)是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的授權簽署人;或(iv)已獲得認可的建造管理碩士學位或管理局認可的相等學歷;或(v)已完成由學會安排的一個指定註冊營造師銜接課程並成功通過評核;以及其他條件等。
另外,近年政府亦投放不少資源,如透過建造業學院提供相關培訓課程,培育出色及不同的專業人士及工程管理人員,建造商會、建築學會及建造學院亦有課程提供相關專工認證,學員們可從中累積更多知識、經驗及專業資歷,從而增加晉升機會,驅使他們留在行內發光發熱。與時同時,承建商亦不斷尋求進步,引入創新科技以提升專業形象、安全表現,以及改善工地環境等。
學會及業界正致力透過各項措施克服挑戰,吸引更多人才成為營造師,並期望政府早日落實營造師註冊制度,抓緊建築業的發展機遇,提升香港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