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營造師學會會長湯毓褀營造師
過去一年,香港在多個領域有穩定進展,當中建造業也不例外。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及要進一步推動建造業合作和工程開支上漲問題,本文將就這些措施作出回應及建議。
實現建築標準一體化
針對當前財政預算案中提及的建築成本高企問題,政府所展現的積極態度與初步措施值得肯定,但本會認為加快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標準」是關鍵一步。隨著組裝合成組件等創新建築技術的日益成熟,兩地間檢測及材料認證標準的不統一成為了制約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的瓶頸。建築材料的往返測試不僅增加了成本,也延長了工期。因此,整合港標與國標,實現建築標準一體化,將是緩解當前財政困境的有效途徑。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更加深我們與大灣區建設中的聯繫。本會樂見政府落實加強「組裝合成」組件供應鏈的措施,研究於北部都會區預留適當用地,設立生產及貯存設施。我們期待政府能加快與廣東省相關機構合作,儘早制定具體方案,促進與大灣區更深層次的融合。
正視營造師及地盤監工的專業資格
現時,建造業40%的在職工人已年過五十,工人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對建造業的未來發展構成重大隱患。政府雖已推行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此行業,但現有措施仍有待完善。
首先,營造師及地盤監工作為建造業前線的關鍵管理人員,在確保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現行的專業認可資助計畫中並未涵蓋這一重要群體。其次,由於人才短缺,導致地盤監工的培訓時間被縮短,實踐經驗匱乏,使部分地盤監工未能全面掌握安全知識和專業技能,難以應對複雜且密集的建築施工流程,從而對工程構成潛在風險。
有鑑於此,本會促請政府正視營造師及地盤監工的專業資格,推動營造管理的規範化和專業化。同時,投入資源培訓前線地盤管理人員,特別在是工地安全管理方面,從而有效保障工地的日常安全運作,讓行業未來可以穩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