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營造師學會上任會長馮國強營造師
現時香港私⼈住宅(包括私⼈住宅,綜合⽤途,商業及⼯業)超過40,000幢,當中超過30年樓齡的約 27,000幢,⽽超過50年樓齡的有接近10,000幢。
香港樓宇主要以鋼筋混凝⼟建成,⼀般鋼筋混凝⼟的壽命是50年,但要視乎樓宇本⾝的質素,地理 位置,保養維修等因素,若樓宇本⾝質素良好,有定期的保養維修,樓宇的壽命可以超過50年,相 反,若樓宇缺乏維修保養,樓宇的壽命也會相對縮短。
近期接連發⽣多宗外牆⽯屎或批盪剝落事故,引起社會關注,筆者嘗試⽤不同的⾓度去分析這個問 題,⾸先,物業業主對於樓宇需要定期維修保養的概念非常薄弱,其實業主對於樓宇本⾝安全有主 體的責任,換句話說若樓宇出現問題,⽽對其他⼈造成傷害,業主就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當然 ⼀般業主都不會擁有樓宇結構和建造的知識,所以要倚賴物業管理公司代聘專業⼈⼠進⾏樓宇勘 察,並由註冊承建商進⾏維修⼯程。
政府於2012年已經推出強制驗樓計劃,所有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私⼈樓宇必須聘請註冊檢驗⼈員進 ⾏定名檢驗及監督指定修葺⼯程,以確保樓宇安全。若業主因經濟問題未能遵從強制驗樓要求,可 考慮向政府申請強制驗樓資助計劃,為樓宇進⾏定名檢驗及指定修葺⼯程。
當然,鋼筋混凝⼟結構樓宇的⽣命周期⼀般是50年,以昂貴的維修費⽤去延長樓宇的壽命是否合乎 成本效益?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加上⼀些三無⼤廈,令這些樓宇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及難以處理。
⾯對樓宇不斷老化問題,政府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英國倫敦同樣⾯對樓宇老化問題,⽽這些 舊區亦衍⽣治安及公共衛⽣問題,當倫敦取得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倫敦市政府便推出”城 市重建計劃”,於倫敦東部進⾏重建,政府透過與私⼈企業合作,社區參與加快實現城市重建,香港⼈比較熟悉的有⾦絲雀碼頭,由⼀個殘舊的貨運碼頭搖⾝⼀變成為⼀個全新甲級商業及⾼尚住宅 區。⽽這個”城市重建計劃”已經擴展到倫敦不同的區域,⾄今還在進⾏中。
試想想與其動⽤⼤量⾦錢為殘舊的樓宇進⾏維修保養去延長樓宇的壽命數年,倒不如⼤⼑闊斧進⾏都市重建,若把油麻地、佐敦等傳統舊區進⾏城市重建,打造成另⼀個⾦絲雀碼頭,不知⼤家是否 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