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營造師學會副會長陳智敏營造師
近日,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就加強規管建造工程安全提出了重要議案,強調責任追究需到位,並呼籲政府對工程現場人員的責任進行明確規範,以防範未來的安全事故。
隨著建築工程事故的頻繁發生,社會各界對施工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強。儘管目前已有《建築物條例》、《建築地盤(安全)規例》和《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等法規,政府亦在修訂《建築物條例》以提升安全標準,但現行的著力點仍主要集中在提高罰則上。張議員指出,僅僅增加罰則並不足以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這些罰則能否精準落到實際應承擔責任的人員身上。
現時建造安全的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如屋宇署負責樓宇結構安全,勞工處則監管操作職業安全。然而,當事故發生時,責任的追究卻往往流於形式。張議員提到,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環節存在缺失,工人在高處墮下的事故,常常不是因為對安全程序的無知,而是在實際操作中出現問題。因此,他認為必須對現場的專責人員進行更嚴格的責任追究。
我認為政府應當清晰界定並強調所有相關人員的責任範疇,包括業主、承建商、工程設計師,以及現場的建造經理、前線管工和監工等角色。在事故發生的情況下,無論這些人員的職位高低,都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無人能夠逃避其應負的職責。對於重大事故,更應依法嚴懲不貸,並建立終身問責機制,以確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張議員還特別提到,內地的「建造師」制度值得借鑒。該制度對於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建議政府可考慮推行營造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註冊制度,我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清晰界定這些專業人員在工程項目中的安全責任,還能激勵他們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整個行業的安全管理標準。
總括而言,構建完善的全方位責任追究機制,將對提升建造工程的整體安全性發揮積極且關鍵的作用。隨著相關安全配套措施的不斷強化,我們期待未來的建築工程將能在更加安全可靠的環境中進行,從而更有效地保障工人及公眾的生命安全。張欣宇議員所提出的議案,無疑為此項工作的推進提供了寶貴的方向與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