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營造師學會義務秘書湯毓褀營造師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已於上月出爐,當中有不少措施與建築及營造管理息息相關,我們將在本文從創新科技應用、招攬人才房屋供應作出回應與建議。
預算案提及,將預留共7500萬港元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興建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和加強「組裝合成」供應鏈,學會對此支持,並期望業界能參與中心的設計及日後的運作,確保中心符合業界需求及市場發展。假如政府能牽頭或鼓勵日後的建築項目,更有助承建商降低人手需求,以及提升建造安全來應付未來龐大的建築量。
現時中港兩地的建材採用不同的驗收標準,以至內地建材要先運到本港進行測試,間接增加建築成本及時間。我們樂見政府研究及落實加強「組裝合成」組件供應鏈的措施,研究於北部都會區設立生產和貯存用地,完善「組裝合成」供應鏈,以應付未來的房屋及基建發展。
在招攬人才方面,未來基建發展的人力需求殷切,本會樂見今屆財政預算案投入資源支援建造業的人才培訓。就未來建築工程量推算,學會估計業界仍需要額外500名營造管理人才,但現時本港的註冊營造師只有約260多名。另外,根據建造業議會發表的《建造業人力預測報告》,工地技術人員及監督人員未來5年短缺將升至5000人。由此可見市場缺口龐大,招攬及培訓人才刻不容緩。有見及此,學會早於去年11月,已與香港建造學院與簽訂合作意向備忘,加強及積極研究雙方於人材培訓及交流方面的合作,學會今年亦聚焦培育營造業界所需的人才,提升業界在專業領域方面的發展。
現時招攬人才計劃集中創科、金融、或其他高產值行業,我們期望營造管理人才可被列入「人才清單」,並降低其申請門檻,由年薪達250萬港元或以上,降至年薪100萬港元或以上,以吸納更多前線的建築管理人才赴港工作,帶動本地建築業發展。
最後,我們樂見預算案中對房屋供應之著墨,不論是簡約公屋、公屋、居屋及私人住宅等,均有助舒緩港人長久以來的住屋問題,同時讓建造業繼續蓬勃發展,學會與業界定會積極配合。